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宏观洞察 >
变异毒株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,传染性强
发布时间: 2025年05月04日 19时13分45秒宏观洞察 人已围观
简介变异毒株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,传染性强在这个地球村时代,疫苗是全球公共卫生战略。面对加速变异、传染性增强的新冠病毒,隔离政策最终是无效的。当德尔塔病毒在世界范...
变异毒株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,传染性强
在这个地球村时代,疫苗是全球公共卫生战略。面对加速变异、传染性增强的新冠病毒,隔离政策最终是无效的。当德尔塔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时,另一种变异病毒拉姆达病毒于去年8月在秘鲁首次被发现。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信息,但它已逐渐传播到30多个国家。有证据表明,拉姆达病毒比德尔塔病毒更具传染性,但仍需要公众关注。
《每日野兽报》称,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6日上午发布公告,列出了日本机场检疫中心检测到的所有新冠病毒突变株。由于目前全球其他地区尚未出现大规模突变菌株感染,因此很难根据南美洲的感染情况对其传染性和病死率做出合理判断。报告称,Lambda毒株的刺突蛋白有多个基因突变,可能使其更具传染性,并且对中和抗体更具抵抗力。然而,目前可用的证据不足以证实这些突变的全部影响。
1、拉姆达变异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
在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的一项研究试验中,一剂辉瑞或阿斯利康疫苗仅对Delta 变种提供33% 的保护,对Alpha 变种提供50% 的保护。为了便于公众讨论,防止发现地污名化,世界卫生组织今年5月决定以希腊字母命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。结果显示,Delta菌株在暴露后4天就可以被检测到,而原始菌株平均在暴露后6天才能被检测到,这表明Delta菌株的复制速度要快得多。
2、拉姆达变异毒株死亡率
新冠病毒的变异表明病毒为了生存而不断适应环境。新冠病毒未来可能会像流感一样,需要定期更新疫苗。 和菌株的关键突变是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避,使它们能够避免被免疫系统追踪。例如,当一个人感染了两种不同的新冠病毒突变株,两种毒株进入同一个细胞后,两者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交换重组,产生第三种新毒株,从而导致频繁和大量混合病毒。菌株感染将为新突变菌株的繁殖提供温床。
3、拉姆达变异毒株照片
美国传染病学会专家马拉尼表示,目前还很难确定这种菌株的传染性有多大。泛美卫生组织(PAHO)的数据显示,Lambda变种毒株感染病例占5月和6月报告的新冠病毒疫情确诊病例的近82%。而且,感染Delta毒株的患者病毒载量是原毒株的1260倍,转阴时间达到13至15天,明显长于原毒株的7至9天。
除美国和日本外,根据GISAID公布的数据,lambda变种毒株(又称C.37)已传播到41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阿根廷、哥伦比亚、厄瓜多尔、智利、乌拉圭、巴拉圭等世界卫生组织表示,由于世界各地疫苗生产和分配不均,变异病毒正在“赢得与疫苗的竞赛”。目前,Lambda毒株已蔓延至全球30多个国家。此外,有专家提醒,除了突变之外,还有另一种产生新菌株的方式,值得警惕。